(来源:天眼新闻)
2月18日,驱车驶入官仓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村庄整洁有序,房屋错落有致,田野辽阔无垠,道路两旁产业成群。
早上10点30分,迎着晨光,记者到了官仓草莓基地,春日阳光下,大棚里生机盎然。
红旗社区居民胡世敏正在打理草莓。她告诉记者:“这里的草莓有巧克力味和奶油味两种,每斤售价40元。草莓个头大,五六个就有一斤重。每年8月栽种,12月就能采摘,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
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何伟说:“我们这里有34个大棚,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爆,来这里采摘草莓的游客逐渐增加,年收入能达到30多万元。”
离开草莓基地,记者沿着乡间小路前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小麦种植基地。春风拂过,麦田泛起层层绿浪。这里的有机小麦高产栽培示范点占地1000亩,主要种植黔麦22号,通过实施“小麦优质品种+机械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一喷三防+机防机收机烘”的技术模式,实现单产较非示范区提高5%以上目标。
“现在正是施肥的时候。”种植户赵小康正开着三轮车,准备给麦田施肥。记者走上前去,他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笑着说:“这些小麦是去年11月撒的种,我总共流转了80亩土地,自家还有3亩。到了5月,这片麦田就能收获了,我已经和公司签了订单。”
2024年,赵小康的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他这一季麦子收割完毕后,紧接着种植红粱,又能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一年到头,土地不闲,收入也相当可观。” 他满意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了桐梓县福满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公司门口,一块显示屏上,主播周小娇正在直播销售农具。
屏幕显示,从早上6点开始,她的直播间成交额已有7936元。
“我从2023年开始做主播,主要销售我们当地的农特产和农具。” 周小娇告诉记者,她的月收入平均能达到2万元。
走进公司,8个直播间正在直播。公司总经理刘邦武热情地接待记者:“我从2023年9月回到家乡官仓,成立了这家公司,培训了55名村播,有18个留在了公司工作,月均工资能超过1万元。” 他兴奋地说:“去年一年,日销售量7万余元,通过直播卖出了2400万元的农具和农特产,官仓梨就卖出了70多万元。”
从草莓基地到小麦种植基地再到电商直播间,乡村振兴的“脉搏”跳动有力。
据了解,红旗社区始终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好愿景,大力发展蔬菜、经果、乡村旅游等产业。
截至目前,红旗社区种植经果林1950亩、烤烟300亩、红粱种植2800亩、中药材200亩、小麦种植960亩,荷田养鱼200亩;引进贵州黔北富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彩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 2个,发展专业大户42户;打造特色小吃街1条,乡村旅馆床位128张,创建3A级景区1个,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来源: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