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桐梓,因体育赛事焕发勃勃生机。今年以来,桐梓县创新推出“村晚+体育赛事”融合模式,六大主题赛事贯穿春季系列活动,实现体旅融合“1+1>2”的叠加效应。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4月20日,“桐梓窖”杯第十一届村跑暨娄山关山地越野跑在葫芦城鸣枪,3000余名跑友穿行于城区主干道、娄山关景区与杉坪花海之间,构成一幅动感十足的春日画卷。
来自黔东南州凯里市参赛选手赵传是第一次来到桐梓。他说:“这里的赛道设置得非常好,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很享受比赛的过程。”
这只是桐梓赛事经济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县已成功举办山地自行车赛、越野摩托车障碍赛、赤水河流域篮球邀请赛等六大主题赛事。其中,“黔福鱼”杯山地自行车赛吸引全国300余名骑行爱好者参与,赛道沿线成为网红打卡地。
“赛道设计融入了桐梓最美的山水景观,让选手在竞技中感受自然之美。”桐梓县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体育股副主任唐莉介绍,每场赛事都注重本土文化元素的植入,实现“体育搭台、文化唱戏、旅游受益”。
在官仓镇的桐官公路上,新建的自行车道蜿蜒于青山绿水间。“赛事期间民宿天天爆满,土特产根本不愁卖。”官仓镇农家乐老板李建军笑得合不拢嘴。数据显示,重大赛事期间,沿线餐饮住宿业营收平均增长40%以上。
更令人惊喜的是,每场赛事配套的非遗展演、农特产品展销会,让苗绣、藤编等产品的销量大增。“一场赛事能卖出平时半个月的销量。”非遗传承人张秀芬说。
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桐梓县持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目前,该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139公里,建成体旅融合示范点12个,打造了马鬃林下生态基地等一批“体育+生态”网红打卡地。
“我们正在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让游客来得顺畅、玩得尽兴。”该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再投入5000万元提升赛事配套设施,打造西南地区体旅融合示范区。
从单一赛事到产业生态,桐梓的“赛事+”模式正释放出巨大能量。随着夏季漂流季、秋季登山节等系列活动的筹备,这座黔北小城正在书写体旅融合促振兴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