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桐梓县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努力培育一批具有高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娄山关经开区的贵州佳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研发室,研发人员正在研究新一批的酵素产品,公司展厅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新产品。
“我们用的有9大技术,一个是共生的技术,一个是MFC的共生菌技术,其他的技术也是在国内比较领先的一些技术。”贵州佳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唐小丽说。
据了解,该公司是2021年桐梓县通过招商引资的一家集酵素产品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建有恒温发酵车间、万级液体灌装车间、锭片生产车间等,规划年产酵素2000吨,2024年产值近3000万元,今年1至4月产值为1300余万元。
贵州佳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友钧介绍,作为一家专门生产酵素产品的生物科技企业,该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研发的力度,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近300万元。该公司获得了ISO9001、ISO22000、HACCP、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HALAL认证,并获得了红籽发酵、刺梨发酵获得单宁酸等22项专利,还有24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作为贵州省目前最大的氮肥生产企业,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资金8100余万元,开展18项科技研发项目,公司产值约23亿元。
该公司以“分质利用、吃干榨净”模式,将煤炭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8%,并开发硫回收、余热发电等衍生技术,构建起“煤——化——能”一体化产业链。同时,其生产的甲醇直接供应周边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成为桐梓县打造“煤化工——新能源材料”跨产业链协同的关键一环。
“计划开启总投资预计约5亿元的合成氨及尿素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疆博说,项目改造完成以后,合成氨产品单耗能预计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尿素生产能耗达到行业的先进水平,预计生产总值每年增加5.25亿元,利税增加1.33亿元。
自2021年以来,桐梓县已申请到科技领域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2024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家,科技创新“浓度”逐渐提升。
(桐梓融媒记者 万莲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