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遵义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动态
桐梓:以“乡土而新奇”为密码 解锁乡村新韵

当艺术邂逅乡村,会描绘出怎样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答案就在桐梓县羊磴镇。6月29日,桐梓县2025羊磴“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开幕,这是桐梓举办的第三届“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以充满烟火气的艺术狂欢,展示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桐梓深耕“乡土而新奇”艺术实践,以文化赋能乡村,不仅点燃了素人艺术家对生活的自信与热情,还培育了文明乡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羊磴镇苦楝社区群众王凤美的家中,只见她正专注编织花束,桌上摆着精巧的编织品。

“我编这种花半年多了,能够在艺术馆展出我很开心。” 王凤美是一名家庭主妇,她表示将继续编织花束等手工艺术品,让更多人知道她的作品。

王凤美口中的艺术馆是2024年正式授牌的羊磴乡村美术馆,也是2024—2025年度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该馆已成为像王凤美这样的20余位“素人艺术家”的精神家园。

“羊磴乡村美术馆的成立其实是为了解决该镇缺乏公共文化空间的问题,也是为了展现羊磴的本土文化以及推动羊磴基层艺术文化交流。”羊磴艺术协会副主席付臣亮介绍道,乡村美术馆面向所有羊磴镇群众开放。

走进羊磴乡村美术馆,木雕、竹编、绘画等充满创意的艺术品随处可见。目前,该馆有4000余件艺术品,其中村民自创的有1800余件。

“艺术在我们乡村也可以成为滋养人心的文化力量,我们鼓励群众加入我们的艺术馆,现在我们羊磴吵架、赌博的少了,创作、学习的多了。” 羊磴乡村美术馆馆长胡现坤说道,希望通过艺术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价值,让群众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和幸福。

这股艺术新风,源自2023年首届“乡土而新奇”活动的播种,经过不断创新打磨,该活动荣获2023年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以及遵义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

这是桐梓立足乡土文化根脉,创新探索“旧传统+新表达”的文化活动模式,以“人人都是艺术家”为理念,聚集各地的乡村艺术家、乡村艺术爱好者、社会各界学者,通过“专业指导+在地创作”模式,打破了艺术创作的专业壁垒,72岁的苦楝社区群众梁正现便是受益者。梁正现从去年拿起画笔,目前已创作400多幅作品,不仅亮相重庆、北京等地的展览,更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画好作品之后,交给艺术馆的老师,然后他们把这些作品带到北京、重庆等地展出,展出回来还给我们发放了稿酬。”梁正现告诉记者,从画画到现在一共有1000多元的收益,价格最高的一幅画卖了300多元。

艺术浸润悄然重塑着乡村风貌。网红桥、本土墙绘、老字号艺术化改造……当地还组织村民通过艺术改造的方式参与环境治理。2023年以来,全镇矛盾纠纷下降40%,文明乡风不断焕发新活力。 

“我一空闲就要来艺术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消磨时间,大家还可以相互交流创作心得,挺好玩的。”羊磴镇桃子村群众全安发说道。

从艺术创作引领文明新风尚,到艺术活动丰富文化选择,再到“艺术+”创新业态,桐梓艺术赋能乡村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文明乡风上,还体现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上。据悉,羊磴依托“乡土而新奇”艺术IP,去年,全镇接待游客突破8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达2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

下一步,桐梓将立足本土风俗和自然资源,继续创建土而奇特色,深挖“艺术+旅游”“艺术+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让文明乡风在乡间田野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万莲莲 王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