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2-753231 | 成文日期 | 2021-08-07 |
文号 | 发布时间 | 2021-08-07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桐梓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桐梓县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021年-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桐府发〔2021〕4号 |
桐梓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桐梓县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021年-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有关工作部门:
《桐梓县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021年-2022年行动方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8月7日
桐梓县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021年-2022年行动方案
项目概况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试点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21〕84号)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整县推进我县高标农田建设,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桐梓县位于黔北边陲,隶属遵义市,东邻绥阳县、正安县,南接汇川区,西至习水县和重庆市,全县国土面积3207.6km2,辖23乡(镇)2街道办事处,共228个行政村(居委会)。
根据桐梓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以下简称“三调”)分析,全县耕地总面积101.76万亩,其中旱地面积85.59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84.11%;水田面积16.0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15.80%;水浇地面积931.27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0.09%。
全县“十二五”以来的高标准农田与土地开发整治项目与“三调”耕地重叠面积117931.87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与“三调”耕地重叠面积115148.85亩,其他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范围与“三调”耕地重叠面积2783.02亩。
桐梓县境内土类、土属、土种较多,以石灰土和黄壤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石灰土,面积为13035.40km2,其次为黄壤,面积为10989.39km2。从空间分布来看,桐梓县林地分布较均匀,乔木林主要分布在木瓜镇以南,植被属中业热带常绿阔叶林、黔北山原常绿栎林、马尾松和柏木林地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较好。
项目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倒春寒、暴雨、冰雹、秋绵雨、秋风、凝冻等,影响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
桐梓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燎原镇等23(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共228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县户籍人口74.7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8.20万人,城镇人口26.56万人,常住人口53.23万人,主要劳动力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家中常住人口以弱劳动居多。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8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8018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7元。
桐梓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当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1066.1h、相对湿度74.6%,无霜期260天。多年平均风速1.8m/s,平均降雨量1021.3mm。
桐梓县河流属赤水河、綦江河、芙蓉江三大水系。赤水河水系主要有桐梓河、盘龙河两条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1218.85平方公里。綦江河水系主要有松坎河、羊磴河、庙岗河、崇溪河四条河流,支流有木瓜河、水柴河、新站河等,县境内集水面积1833.8平方公里。全县共现有小二型水库23座,小山塘、小水库共226座,池塘山塘912口。
桐梓县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綦江河和乌江水系,计有大于2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48公里,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级为:干流7条,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18条。
项目区已建小(2)型以上水库24座,已建山塘116座,总库容合计7542.57万m3,复蓄指数按3.0计算,年可供水量22627.71万m³。
(1)灌溉设计保证率。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本灌区设计保证率大约可达80%。
(2)灌溉水利用系数。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为:水田:0.8×0.95=0.76、旱地:0.8×0.90=0.72。
(3)灌溉定额。项目区内建设完成后主要产业发展为红梁产业、水稻、玉米、冷凉蔬菜(如大蒜)、畜牧种牧草等。根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9),调节系数根据灌区实际情况选择,各作物灌溉定额计算成果见下表。
附表:灌溉定额计算表
作物 | 水稻 | 玉米 | 油菜 | 大蒜 | 红梁 | 牧草 |
基本定额(m3/hm2) | 4950 | 1300 | 1300 | 1450 | 1300 | 1000 |
调节系数 | 0.85 | 0.85 | 0.85 | 0.85 | 0.85 | 0.85 |
灌水定额(m3/hm2) | 4207.5 | 1105 | 1105 | 1232.5 | 1105 | 850 |
灌水定额(m3/亩) | 281 | 74 | 74 | 82 | 74 | 57 |
项目区建设规模251936.7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23625.83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70165.99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53459.84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485.42亩,其中新增旱地2794.89亩,新增水田690.53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11956.68亩。项目区建设于2021年~2022年进行实施,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等。
(1)2021年建设规模
2021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1727.9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77383.35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4344.55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602.64亩,其中新增旱地1323.80亩,新增水田278.84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3295.02亩。
(2)2022年建设规模
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21897.93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92782.64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9115.29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882.78亩,其中新增旱地1447.14亩,新增水田435.64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8661.66 亩。
项目为整县推进,根据地域情况切块分期实施,2011年至2022年共分2期建设,具体工期时间安排为:
①2021年08月-2022年03月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覆盖3个乡镇;
②2022年04月-2022年12月完成第二期项目建设,覆盖5个乡镇;
贵州娄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桐梓县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县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8730万人民币;业务范围涵盖资产经营、开发与储备、物业管理;土地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融资、建设、农产品广告开发和经营管理、猪牛羊禽能源投资开发利用、矿产品洗选加工、林产品生产原料代购代销等领域。
本项目总投资84105.07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72472.98万元,占投资86.17%;其他费用7850.64万元,占投资9.33%;不可预见费2409.71万元,占投资2.87%;建设期利息1371.75万元,占投资1.63%。
项目区可新增耕地3485.42亩,指标收益11892.07万元,其中新增旱地2770.93亩,指标收益5818.96万元,新增水田714.48亩,指标收益6073.11万元。
项目区内水源保障区域旱地改造水田面积为11956.68亩;指标收益101631.78万元。项目区新增水田面积714.48亩,新增收益6073.11万元,共计可新增水田12671.16亩,合计107704.89万元。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能指标6238.49吨,指标收益2495.40万元。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通过项目整治措施,可通过土地开发新增旱地指标出让2770.93亩,通过土地开发成水田及新旱地改造为水田指标出让12671.16亩,项目评估流转价格水田按8.5万元/亩,旱地指标价格按每亩2.1万元/亩测算,上述指标出让最低收入113523.813万元。项目总投资84105.07万元,其中银行贷款资金59000万元,占总投资的约70%,分批次进行贷款,第1年~第2年分别贷款27000万元、32000万元;自筹资金25105.07万元,占总投资的约30%。
项目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11年,总计向银行贷款59000万元,每批次的贷款期限为10年,本项目的贷款利率按照利率4.65%计算。连续贷款2年进行投入,需还利息及本金整体小于收益,项目可行。
需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设施相对不完善,主要制约因素为:部分田间道路交通不畅,机械化水平低,同时灌溉渠系主要渠道多为土渠,部分渠段存在堵塞、破损,导致输水不畅,输水效率低。
需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主要制约因素为:一是灌排系统未整治部分具有典型的山区洪水特性,洪水具有涨峰历时短,存在陡涨陡落现象;二是农田道路交通不畅,机械化水平低;三是生产方式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耕作。
一是补充耕地建设资金不足及指标需求量大;二是项目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三是项目建设是培肥力、提高耕地质量的需要;四是项目建设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五是项目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政府支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相关科局部门和桐梓县贵州娄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和办公。
2.项目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集成适用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种田水平、综合素质,既能促进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也能对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助推农业产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 建设内容
项目区建设规模251936.7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23625.83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70165.99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53459.84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485.42亩,其中新增旱地2794.89亩,新增水田690.53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11956.68亩。项目区建设于2021年~2022年进行实施,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等。
(1)2021年建设规模
2021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1727.9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77383.35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4344.55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602.64亩,其中新增旱地1323.80亩,新增水田278.84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3295.02亩。
(2)2022年建设规模
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21897.93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92782.64亩,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9115.29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882.78亩,其中新增旱地1447.14亩,新增水田435.64亩;旱地改造水田面积8661.66 亩。
桐梓县2011年-2022年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于2021年~2022年进行实施。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等。
(一)土地平整工程
规划荒草地、裸岩石地开发及削减田土坎232.3612公顷,旱地改造为水田797.112公顷;人工表土清理322.4109公顷,表土剥离880.3893公顷,梯田修筑880.3893公顷,客土挖运及回填166555m³,石坎修筑(1m高)110093m,土坎修筑(1m高)1137464m,田埂修筑3121663m,泡田翻耕797.1120公顷,培肥880.3893公顷。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规划新建沉砂池9座,新建100m³蓄水池6座,新建200m³蓄水池3座,新建DN250PE输水管15286m,新建DN160PE输水管25849m,新建DN110PE输水管83520m,取水阀957个;新建0.3m*0.3m农渠27739m,新建0.5m*0.5m农渠22718m,新建0.8m*0.8m农渠9565m,新建1.2m*1.0m排水沟90678m,新建1.5m*1.5m排水沟54288m,新建2.0m*2.0m排水沟35991m,新建φ600预制涵管31座,新建农桥(跨度2m,宽3.5m)12座,新建农桥(跨度3.5m,宽4.0m)7座。
(三)田间道路工程
规划新建3.5m宽机耕道285083m,改建3.5m宽机耕道61450m、新建1.5m宽生产便道92287m,新建会车道877座,新建回车道220座,新建2m高道路堡坎30842m,新建1m高道路堡坎52783m。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规划新建1.5m高浆砌石堡坎44726m、新建2m高浆砌石堡坎29072m。
(五)其他工程
规划新建标志牌2座,单体工程标识1205块。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原则,统筹水利、农业、交通等综合配套布局。规划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同时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统一整理、统一布置。
一是依照保护优先。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合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二是确保多规协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按照“十三五”土地整治的目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要求,做好与扶贫、农业、水利、农发、生态、烟草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第四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84105.07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72472.98万元,占投资86.17%;其他费用7850.64万元,占投资9.33%;不可预见费2409.71万元,占投资2.87%;建设期利息1371.75万元,占投资1.63%。详见下表:
估算总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估算 | 比例 | 备注 |
一 | 工程施工费 | 万元 | 72472.98 | 86.17% | |
1.1 | 土地平整工程 | 万元 | 19272.22 | 22.91%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1.2 | 灌溉与排水工程 | 万元 | 22811.57 | 27.12%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1.3 | 田间道路工程 | 万元 | 26042.08 | 30.96%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1.4 |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万元 | 4334.51 | 5.15%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1.5 | 其他工程 | 万元 | 12.59 | 0.01%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二 | 设备购置费 | 万元 | 0.00 | 0.00% | |
三 | 其他费用 | 万元 | 7850.64 | 9.33% | |
3.1 | 土地清查费 | 万元 | 362.36 | 0.43%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2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 | 万元 | 125.02 | 0.15%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3 | 项目勘测费 | 万元 | 1195.80 | 1.42%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4 | 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 | 万元 | 1101.59 | 1.31%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5 | 工程招标代理费 | 万元 | 144.95 | 0.17%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6 | 工程监理费 | 万元 | 1261.03 | 1.50%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7 | 工程复核费 | 万元 | 398.60 | 0.47%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8 | 工程验收费 | 万元 | 797.20 | 0.95%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9 | 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 | 万元 | 507.31 | 0.60%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1 | 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 | 万元 | 362.36 | 0.43%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3.11 | 业主管理费 | 万元 | 1594.41 | 1.90%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四 | 不可预见费 | 万元 | 2409.71 | 2.87%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 |
五 | 建设期利息 | 万元 | 1371.75 | 1.63% | |
六 | 总投资(一+二+三+四+五) | 万元 | 84105.07 | 100.00% |
项目总投资84105.07万元,其中银行贷款资金59000万元,占总投资的约70%,分批次进行贷款,第1年~第2年分别贷款27000万元、32000万元;自筹资金25105.07万元,占总投资的约30%。
项目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11年,总计向银行贷款59000万元,每批次的贷款期限为10年,本项目的贷款利率按照利率4.65%计算。连续贷款2年进行进行前期投入实施。
还款资金来源分三部分,分别为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出让、产业发展新增经济效益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一)通过新增耕地指标出让产生收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补充耕地指标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紧缺。因此,本项目实施的指标市场潜力大及市场前景较好。通过积极争取指标收益,确保收益资金用于主要还款来源。
(二)通过产业发展获取产业增值收益。立足我县产业布局规划,以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为切入点,通过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引领农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建设高效粮食、蔬菜和饲草基地,通过“反租倒包”、“土地入股”、“订单种植”等多种合作方式,将实施高标建设的土地资源集中,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高标准农田区域的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按照整治后农户面积同增同减的原则,将建设后的农田着力发展红梁、夏秋冷凉蔬菜(如大蒜等)和畜牧种草等相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三)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积极争取上级中央(省级)农田建设任务,积极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国家政策补助标准,计划上级补助资金占还款计划部分比例资金。
4.2.3还款计划
项目总投资84105.07万元,其中银行贷款资金59000万元,占总投资的约70%,分批次进行贷款,第1年~第2年分别贷款27000万元、32000万元;自筹资金25105.07万元,占总投资的约30%。本项目的贷款利率按照利率4.65%计算。连续贷款2年进行投入,具体投入及使用计划见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还款计划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 项 目 | 合计 | 建设期 | 建设期及经营期 | 经营期 |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第8年 | 第9年 | 第10年 | 第11年 | |||
1 | 期初借款余额 | 27000 | 56000 | 49444 | 42889 | 42889 | 36333 | 29778 | 23222 | 16667 | 10111 | ||
2 | 当期新增借款 | 59000 | 27000 | 32000 | 0 | 0 | 0 | ||||||
3 | 当期应计利息 | 16918 | 628 | 2000 | 2604 | 2299 | 1994 | 1994 | 1690 | 1385 | 1080 | 775 | 470 |
4 | 当期还本付息 | 75918 | 627.75 | 5000 | 9160 | 8855 | 8550 | 8550 | 8245 | 7940 | 7635 | 7331 | 4026 |
4.1 | 其中:还本 | 59000 | 3000 | 6556 | 6556 | 6556 | 6556 | 6556 | 6556 | 6556 | 6556 | 3556 | |
4.2 | 付息 | 16918 | 627.75 | 2000 | 2604 | 2299 | 1994 | 1994 | 1690 | 1385 | 1080 | 775 | 470 |
5 | 期末借款余额 | 334333 | 27000 | 56000 | 49444 | 42889 | 42889 | 36333 | 29778 | 23222 | 16667 | 10111 | 0 |
6 | 利息备付率 | 6.05 | 5.69 | 4.37 | 4.95 | 5.71 | 5.71 | 6.74 | 8.22 | 10.52 | 14.66 | 23.65 | |
7 | 偿债备付率 | 1.35 | 2.28 | 1.24 | 1.29 | 1.33 | 1.33 | 1.38 | 1.43 | 1.49 | 1.55 | 2.76 |
注:建设期只付利息,第二年开始还本付息,建设期利息列入总投资资本化。
第五章 组织和运行保障
5.1.1.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桐梓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管理。
5.1.1.2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桐梓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相关部分人员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监督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村委会成立协作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群众协调工作,并协助监督工程施工质量。
5.1.1.3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技术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桐梓县贵州娄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实施。
项目工程建设应推行“五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告制、投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
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项目法人制,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项目实施。贵州娄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对项目建设履行法人责任。
附表:桐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表
一、基本情况 | |||||
耕地总面积 | 1017500亩 | 已建高标面积 | 49610.24亩 | 未建高标面积 | 129205.41亩 |
质量提升面积 | 178815.65亩 | 新建高标面积 | 129205.41亩 | 改造提升面积 | 49610.24亩 |
建设项目数量 | 8个 | 涉及乡镇数 | 8个 | ||
计划实施周期 | 2021年08月至2022年12月 | 建设周期 | 17月 | ||
2021年质量提升面积 | 101727.9亩 | 其中 | |||
新建高标面积 | 77383.35亩 | 改造提升高标面积 | 24344.55亩 | ||
2022年质量提升面积 | 121897.93亩 | 其中 | |||
新建高标面积 | 92782.64亩 | 改造提升高标面积 | 29115.29亩 | ||
二、投资情况 | |||||
总投资 | 84105.07万元 | 投资标准 | 新建高标按0.4万元/亩,体质改造按0.3万元/亩 | ||
中央和省农田补助资金 | 万元 | 烟田建设资金 | 万元 | 政府专项债券 | 万元 |
土地出让收益资金 | 万元 | 融资贷款资金 | 59000万元 | 其他资金 | 25105.07万元 |
三、新增耕地 | |||||
新增耕地指标 | 3485.42亩 | 其中 | |||
新增旱地 | 2770.93亩 | 新增水田 | 714.48亩 | ||
新增耕地指标收益 | 11892.08万元 | 新增旱地指标收益 | 5818.96万元 | 新增水田指标收益 | 6073.11万元 |
旱改水指标 | 11956.68亩 | 新增产能指标 | 6238.49公斤 | 指标总收益 | 116019.25万元 |
旱改水指标收益 | 101631.78万元 | 新增产能指标收益 | 2495.40万元 |
附表:桐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表
序号 | 单项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合计(万元) |
一 | 土地平整工程 | 19272.22 | ||
1 | 人工表土清理 | 公顷 | 322.4109 | 1213.96 |
2 | 表土剥离 | 公顷 | 880.3893 | 2110.92 |
3 | 梯田修筑 | 公顷 | 880.3893 | 3908.52 |
4 | 客土挖运及回填 | m³ | 166555 | 567.95 |
5 | 石坎修筑(1.0米高) | m | 110093 | 4875.36 |
6 | 土坎修筑(1.0米高) | m | 1137464 | 1491.22 |
7 | 田埂修筑 | m | 3121663 | 3817.79 |
8 | 泡田翻耕 | 公顷 | 797.1120 | 564.75 |
9 | 培肥 | 公顷 | 880.3893 | 721.76 |
二 | 灌溉与排水工程 | 22811.57 | ||
1 | 沉砂池 | 座 | 9 | 1.02 |
2 | 新建蓄水池(100m3) | 座 | 6 | 55.70 |
3 | 新建蓄水池(200m3) | 座 | 3 | 38.21 |
4 | 新建输水管(DN250PE管) | m | 15286 | 558.78 |
5 | 新建输水管(DN160PE管) | m | 25849 | 501.26 |
6 | 新建输水管(DN110PE管) | m | 83520 | 1080.58 |
7 | 新建取水阀 | 个 | 957 | 56.42 |
8 | 新建农渠(0.3m*0.3m) | m | 27739 | 429.59 |
9 | 新建农渠(0.5m*0.5m) | m | 22718 | 560.36 |
10 | 新建农渠(0.8m*0.8m) | m | 9565 | 528.33 |
11 | 新建排水沟(1.2m*1.0m) | m | 90678 | 7474.50 |
12 | 新建排水沟(1.5m*1.5m) | m | 54288 | 6421.51 |
13 | 新建排水沟(2.0m*2.0m) | m | 35991 | 5054.97 |
14 | 新建涵管(φ600预制涵管) | 座 | 31 | 7.39 |
15 | 新建农桥(跨度2m,宽3.5m) | 座 | 12 | 19.82 |
16 | 新建农桥(跨度3.5m,宽4.0m) | 座 | 7 | 23.12 |
三 | 田间道路工程 | 0 | 26042.08 | |
1 | 新建机耕道(3.5m,18cm厚) | m | 285083 | 16543.65 |
2 | 改建机耕道(3.5m,18cm厚) | m | 61450 | 3119.08 |
3 | 新建生产便道(1.5m,10cm厚) | m | 92287 | 2226.52 |
4 | 新建会车道 | 座 | 877 | 368.28 |
5 | 新建回车道 | 座 | 220 | 232.08 |
6 | 新建2m高田间道堡坎 | m | 30842 | 1963.28 |
7 | 新建1m高田间道堡坎 | m | 52783 | 1589.19 |
四 |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0 | 4334.51 | |
1 | 新建1.5m高浆砌石堡坎 | m | 44726 | 2015.76 |
2 | 新建2m高浆砌石堡坎 | m | 29072 | 2318.75 |
五 | 其他工程 | 0 | 12.59 | |
1 | 标志牌 | 座 | 2 | 1.90 |
2 | 单体工程标识 | 块 | 1205 | 10.70 |
总计 | — | 0 | 72472.98 |